要想取得成功就不能害怕走很多弯路——送给怕走弯路的我们
请用微信扫一扫
我们常说,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,这样更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。职业规划能够让你少走弯路,发现通向成功的大道。的确,职业生涯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前行的方向,少走弯路,但并不代表不走弯路。人的一生并没有一劳永逸,直直的道路,我们不可能在没有经历挫折的情况下就轻而易举成功。因此,要想取得成功,就不要退缩,更不能害怕走弯路,成功就是探索出来的,不是观察出来。
1993年夺得NBA总冠军后,已经拥有3枚冠军戒指的乔丹开始觉得篮球生涯越来越平淡,对篮球的热情逐渐开始诚退。在父亲过世前一年,他们曾经探讨过关于打棒球的事儿。他父亲告诉他:“别再打篮球了,为什么不试试看,给棒球一个机会呢?”那也是他父亲教给他的第一项运动。
父亲的离去推动着乔丹想要做点什么的想法。他的选择是在一片哗然中退役,半年之后,他开启了棒球手的职业生涯。乔丹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,他将对待篮球的专注和坚持加倍带入了棒球场:他也是棒球场上最勤奋的人。
这样努力的乔丹,是否如某些大师所讲,人生无极限,努力就一定能成功?很遗憾,还真不是。1994年4月8日,乔丹第一次参加职业棒球比赛。但整个赛季下来,他在参加的127场比赛中,击打成功率仅仅只有20.2%。
在父亲离开的头两年,他再一次触到了自己在篮球场上难以触及的生命温度。乔丹的生涯跨出一个巨大的曲线图,父亲的离去让他直面生命的其余维度,他选择遵从内心的声音,为了自己和父亲打两年球。谁又会说,那两年的乔丹,那个在篮球场上宛若上帝莅临,竟在棒球场内四处碰壁、灰头土脸的乔丹,他的手上,没有戴着自己心中的冠军戒指?
生涯无直线,当你发现一个人在高度、深度上都没什么发展的时候,或许他也不是在堕落沉沦,他们只是在填充自己的内在维度,找到自己的稳定平衡。
好多人不太懂得这样的道理,在他们看来若是一个人既没提升,也没有变得更为专业,那么就肯定是在碌碌无为、不务正业。其实也许那个人在我们看不到的维度坚持挑战着自己的极限值,修炼着自己的功底。
乔丹几乎汇聚了所有人认为能够成功的理由:为父亲出征的意志,对胜利的渴求,无人质疑的超强自制力,比别人都坚持的投入,以及优秀的运动员天赋。但是这样也难以让他超越个人极限值,成为棒球好手。一个人一生,或许只能在一个领域成为绝顶高手。
人生不一定每一步都要走直路,因为弯路上有我们必做之事。